她用別樣堅守,靜待春暖花開
---信陽市二高語文老師曹詠梅的網課受到區委書記點贊啦!
2月29日上午,平橋區委書記李靈敏在區委常委、副區長江玉安,區教體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劉浩,市二高校長陳天義等陪同下,深入信陽市二高檢查指導疫情防控、線上教學及開學前準備工作,在直播間,李書記現場認真收聽收看了高三語文曹詠梅老師40分鐘的網上直播課。
聽完課后,李書記這樣評價曹老師的這節課:今天收看了這一課,我很有感觸,這位老師從當下講到往事,從往事回到現在,融入了自己的功夫,融入了自己的用心,融入了自己的細心,融入了自己的愛心,最后凝聚的是仁心。她的“用心、細心和愛心”,教會了孩子怎樣成長,怎樣做人和怎么做事;從這位老師的剖析與講述中,我們讀出了國家的強大,讀出了責任與擔當,讀出了民族的力量,讀出了民族的未來!
李書記接著又說,今天聽了這一課,我覺著雖然有這么大的疫情,但是我們的教育有力量。在不同的崗位,我們在做著不同的奉獻,如果我們上千個老師,都能這樣做網課,用仁心的力量,用發自肺腑的情感升華回應孩子們的所有關切,我相信,別說高三了,就是初中孩子,甚至小學孩子也能坐在電腦前用心聽講。希望我們每一位校長、每一位老師都能細心、愛心、用心,像對待自家孩子一樣對待我們的每一個學生,如此,今年的高考會更有希望!我們的教育會更有未來!
談到這節課,曹老師說,雖然這些學生已經是高三了,再有一百天,他們就要參加高考,但疫情當前,我們不應該只盯著課本,只給學生灌輸一些課本知識,更應該讓這場疫情成為同學們學習的大課堂,打開社會這本大的教科書,從中“學、悟”更廣博、更寶貴的東西。我認為教師教學,不僅要學生學會作文還要學會做人,正如曾經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所說:決定孩子一生的不只是分數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。
曹老師工作照
從這番話里,筆者深深感悟到,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語文教師,曹老師不僅把教書當作一種職業,更是一種使命,不光心里裝有學生,還有責任。曹老師不僅這么說,而且也一直這么做。當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延遲開學,教育部要求學?!巴Un不停學,實行線上教學”時,曹老師就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號召,她克服種種困難,在家中開設了一個簡單的直播間,反復調試直播效果:家中沒有完備設施,不易編寫課件,曹老師就手寫在紙上,又怕拍攝字跡不清楚,就用孩子的彩筆將字寫大一些;找來衣服撐子固定住自己的板書紙張……雖然都是上課,但隔著屏幕的網課因為少了現實課堂上的眼神互動、言語溝通,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效果還是要受到一些影響,曹老師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上課注意力,精心備課,力求知識的講解既生動有趣,又扎實有效。
曹老師心里裝著學生,而且胸懷大愛之心。她的愛人蔣德平,是信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醫生,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時,她的愛人提出想去一線增援的想法,曹老師毫不猶豫的答應了,為了能專心致志上課,曹老師就帶著孩子住在鄉下老家,就這樣,夫妻二人在各自不同的戰線上堅守,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。正是由于她的執著和努力,從教17年來,曹老師以扎實的專業素養,優異的教學成績贏得了校領導、同事和學生們的一致贊譽。2019年考入空軍女飛的楊瓏媛同學就是曹老師所教班級的語文課代表,曹老師本人也獲得了“2019年度信陽市教育體育系統優秀教師”榮譽稱號。
蔣德平(圖左),曹詠梅老師的愛人,信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醫生,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時候,主動請戰去信陽市定點救治病患的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增援。